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你可以不是最棒的,但你千万别是最胖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乐天行动派 Author 熙榕



推荐

作者:熙榕

来源:乐天行动派(ID:letianxingdongpai

编辑:留木



社长说

贫穷和胖是可以循环的……

不说了,我去运动了!



● ● 

孩子,你可以不是最棒的,

但你千万不要是最胖的!


中国家庭的餐桌上,我们从小到大应该都听过这句话:“多吃点,胖点好。”



这跟中国人“以胖为美”的传统观念有关:

 

(唐朝的标准美女:面如满月、身材丰腴)

 

因为在古代,生产条件差、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资极大匮乏。在这种环境下,寻常百姓每天只能绞尽脑汁地想:怎样生存下来?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家里的粮食能够吃几天……不受饿就已经很幸运了。

 

拥有丰富的食物并且摄入超出人体需要的营养,这是贵族阶层才有的条件。所以在古代,胖子不一定美,但胖子一定很有钱!

 

所以那时候的社会风气是,人们总想吃胖一点,来显示自己“衣食无忧”,所以也就有了“打肿脸充胖子”的说法。

 

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胖子都很有钱”这个说法还是一定的吗?我们先来看看,怎样算是“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对超重和肥胖的定义是: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


现在世界上的超重和肥胖人口状况:

 

一份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2016年,估计有41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或肥胖。一度被视为高收入国家问题的超重和肥胖,如今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呈上升发展趋势。自2000年以来,非洲5岁以下儿童的超重人数已增加近50%。2016年,5岁以下超重或肥胖的儿童中,近半数生活在亚洲。

 

2016年,超过3.4亿名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5-19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率从1975年的仅4%大幅上升到2016年的18%以上。



报告显示,许多健康风险都与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有关,包括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几种骨科疾病、糖尿病和血脂浓度升高等。最令人担忧的发现是,在中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的青年和年轻成年人的肥胖人数自1980年以来大约增加了两倍。

 

一位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医学部儿科总科的医生詹妮弗(Jennifer k. Cheng)表示: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忽视、贫困的环境以及各种复杂因素,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严重肥胖症,并且,患肥胖症的儿童和青少年大多来自贫困的家庭。

 


报告和医生的话显示出了两个重要的信息:

  1. 全世界的“小胖子”越来越多,增长速度超过了“大胖子”的增长速度;

  2.  “小胖子”们大多来自贫困家庭。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詹妮弗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露西,一个13岁女孩,还有她10岁的妹妹杰姬,两姐妹有着长期的不遵医嘱、进行性病态肥胖症以及严重的共存症状,包括Ⅱ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肝脏异常、阻塞性睡眠唿吸暂停严重、社会心理功能不良和长期旷课。

 

最近,在露西和杰姬的母亲同意加强门诊监测方案后,她们仍然错过了很多次医院重要的预约,因为医生无法联系上家长。作为女孩们最新的儿科医生,詹妮弗曾多次建议派一名护士来协助家庭医疗管理,但是她们的母亲每次都拒绝。

 

露西和杰姬住在一个拥挤的高犯罪社区的廉价公寓里,她们的单身母亲早就放弃了寻找工作的念头,她努力通过拼凑补充的安全收入和营养援助福利来挣扎着养活自己的孩子。

 

通过这种贫困的循环,她们的母亲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什么正面的榜样,而且学业上也不够成熟,十年级时辍学的她,从来没有被教过如何烹饪或保持预算,她微薄的补充收入迫使她在食物和公用事业之间做出选择。事实上,她没有回应医院的电话的原因是,她的电话服务欠费了。这正是无数个底层家庭儿童故事的缩影 —— 监护人疲于应付生活开支,没有多余的精力和金钱来照顾孩子。

 

除了这种无法改变的家庭环境因素外,最普遍而现实的原因就是:贫穷


美国的蔬菜、水果等低热量、有营养的食物,相对那些廉价的高热量“垃圾食品”而言,价格比较昂贵:


(图片来自知乎) 


货架上的价格标签告诉我们:胖很容易,瘦却是一件昂贵的事情 —— 高糖高脂食物牺牲了其中的维生素纤维素等成分,以换取单位卡路里更低廉的食物成本。


详细来说就是,人每天需要摄入的热量都是固定的,这时候,手头不富裕的穷人们,只有选择价格低廉、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因为一瓶汽水、一根热狗就可以抵一顿饱饭,但是这样的食物,热量很容易过剩导致肥胖;吃一顿健康的饱饭,价格是高昂的,因为蔬菜的营养丰富,但是热量低,有钱人能够承担这样的支出,因而在补充了一定的热量的同时,他们也摄入了足够多的营养,其肥胖率要远远低于每天吃5个汉堡的穷人。

 


一部反映食品安全的纪录片《食品公司》(Food, Inc.)中The Dollar Menu这一段说明了一些问题。


 

由于生存压力大,通过健身、医疗等方式来实现身材管理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同时,有研究显示,摄入脂肪和糖类能给个体带来满足感,缓解抑郁情绪糖类、油炸物等高热量垃圾食品作为苦痛的安慰剂,已经身患肥胖症的穷人更容易沉沦其中。

 

著名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写作《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一书,抛弃了高收入的体面工作,彻底断绝与亲友的来往,在陌生的城市体验底层劳动者的高强度体力工作。她在书中承认,高糖奶酪和劣质白酒是她在一天下来不多的乐子之一。

 

底层劳工在经历一天枯燥紧张工作后,通过高脂肪食物和酒精简单粗暴地满足其精神娱乐需求,似乎是最廉价最省时的方式。“吃糖”不只是身体层次,而更多的是精神层次的需求。

 

所以,一个工资低、住的远、时间紧、无多余精力的穷人是没办法吃的健康的,只能听天由命,赶上体质好,就瘦,赶上体质差,就胖成球了

 


就像《贫穷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一文向大家介绍的“贫穷的循环”一样,肥胖似乎也制造了一个无奈的循环 —— 穷人们没有钱和精力去获取优质营养的食物,也无法科学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身材,于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胖,他们的后代也越来越胖。

 

在过去的十年里,针对患有肥胖症的青少年儿童,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减少肥胖的干预措施。这些干预措施包括:

  • 限制给儿童播放不健康食品的广告;

  • 改善学校饮食;

  • 利用税收减少不健康食品的消费;

  • 提供补贴以增加健康食品的摄入量,并利用供应链激励措施来增加健康食品的生产等。

近年来,一些国家已开始执行其中一些政策,但尚未显示出重大的进展。肥胖症发病率和增加率最高的许多国家,是那些国民收入水平低或中等的国家,同时也存在着其他形式的营养不良的高发病率。这些国家的营养方案财政预算普遍有限,主要依靠外部捐助者,它们的方案往往优先针对营养不良;因此,在这些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往往优先于肥胖问题。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儿童体重超标的普遍程度和成人肥胖症的流行率为零,并提出了一系列减少肥胖的可行措施:

 

超重和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预防的。支持性环境和社区是决定人们选择的关键,使选择更健康食品和进行定期身体活动成为最容易的选择(最具可得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的选择),从而预防超重和肥胖。

 

在个体水平上,人们可以:

  • 限制来自于总脂肪和糖的能量摄入;

  • 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豆类、全谷类及坚果的食用量;

  • 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儿童每天60分钟,成人每周150分钟)。

  • 只有当人们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时,个体责任才能发挥最大效果。因此,在社会水平上很重要的是通过持续落实以证据为基础和基于人口的政策来遵循上述建议,这些政策可使每个人得到可以获得、能够承担以及容易获得的定期身体活动和健康饮食选择,特别是对最贫穷的个人。这类政策的一个例证就是对加糖饮料征税。

 

食品工业可以在促进健康饮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脂肪、糖和盐含量;

  • 确保所有消费者均可以得到可负担得起的健康营养选择;

  • 限制营销高糖、高盐和高脂食品,尤其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营销活动。

  • 确保健康食品选择的可得性并支持在工作场所定期进行身体活动。

 


在中国,我们还需要扭转传统的“以胖为美”、“胖就是壮”等观念 —— 孩子,你可以不是最棒的,但你千万别是最胖的。


参考文献:

[1] Steven L. Gortmaker, Aviva Must, James M. Perrin, Arthur M. Sobol, and William H. Dietz: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Overweight i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2017

[2] Jennifer K. Cheng, M.D., M.P.H.: Confronting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 Obesity, Neglect, and Inequity, 2012

[3] Edward W. Gregg, Ph.D., and Jonathan E. Shaw, M.D.:Global Health Effect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2017

[4] David S. Ludwig, M.D., Ph.D.:Childhood Obesity —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2007

[5] W.H.O: Fact sheets, Obesity and overweight.


●  

1

 你可能会喜欢:

新肥胖时代:胖不是胖子自己的错

身材焦虑:"我这么胖,肯定没人喜欢我"

校园暴力中,长得胖丑就更容易受欺负吗?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